close

耗資破億台幣打造、據說是芬蘭影史上成本最高喜劇片的《重金屬之旅(Heavy Trip)》居然上了我國的院線,雖然戲院跟場次都少得可憐,但終歸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撇開我們是鐵桿金屬頭不說,無論從搞笑片或音樂電影的角度來看,《重金屬之旅》還真D是拍得挺不錯。

《重金屬之旅》的意義可不只是拍來給金屬頭自嗨用的;製片人接受音樂媒體Metal Insider訪問時就提到,破億成本其實對其他類型的電影而言根本就小菜一碟,只是芬蘭的喜劇片預算通常壓很低罷了,而這次他們敢砸錢拍音樂喜劇,特別還是以重金屬為主的音樂喜劇,卻恰恰是因為重金屬這個元素「是很全球性的東西」,他們不是只想拍個在歐洲播、甚或只在北歐播的電影,而是鎖定了全球5億的金屬樂迷(這數字怎麼來的XD)。

講到這裡,不禁思想起我國搖滾大團董事長的名言「越在地就越國際」; 《重金屬之旅》也是緊扣著這個概念,他講的是個芬蘭鄉下魯蛇費盡心思想去挪威參加金屬音樂祭、想拚個一舉成名的故事,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主角們在安養機構、馴鹿屠宰場、圖書館等處上班的日常,或是小鎮居民把「出國表演」當成天崩大事件,更別提那些太適合出現在公路電影裡的北國美景了;但當主角們樂器上手、兇猛的嘶吼火力全開,你會知道他們想走出芬蘭、走向全世界的野心真的不是說說而已,從各大音樂祭、影展佳評如潮的結果來看也確實如此。

音樂電影要能叫好,音樂本身得夠帶勁兒絕對是關鍵之一,《進擊的鼓手》、《樂來樂愛你》等片的成功都顯現了音樂的重要,而《搖滾教室》、《鋼鐵人2》等片也說明了在戲院裡,「重一點」的配樂是可以被接受的。至於《重金屬之旅》原創音樂背後的操刀者是芬蘭力量金屬神團騰雲(Stratovarius)的貝斯手Lauri Porra,處理電影配樂經驗豐富,這次的表現也令人讚嘆;平常不吃金屬的觀眾或許在主角死腔嘶吼的橋段會有點兒不習慣,但這類篇幅說實在蠻少的,更多時候金屬樂的多元性恰可帶來跟一般以弦樂或電子音樂為主體的配樂很不一樣的觀影感受。

順帶一提,《重金屬之旅》大概都是在戲院最小的廳播映,本魯看的是白天場次,倒也坐了個7、8成,當中有洋人大叔、白髮大媽、書卷氣的乖學生,還有好些個孤身一人的妹子,想來金屬樂不但跨國際,也跨了好多族群呢~

《重金屬之旅》電影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LTbZeM-jmo

arrow
arrow

    ivanhoe17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